5G发牌四周年院士专家谈|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:5G发展健康有序,能力有待向5G-A提升|世界新视野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发牌四周年以来,我国5G发展呈现创新活跃、融合加速、生态壮大的良好势头。我国5G产业实现了哪些重要成就?5G如何面向未来持续演进?为此,《人民邮电》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。
“我国5G发牌四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我国5G正在健康有序地发展。”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接受《人民邮电》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“面向未来,5G还需再创新、再出发。”
“截至今年4月,我国5G基站总数达273.3万,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4.5%;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5G移动电话用户达6.34亿户,占移动电话用户的37.1%;5G信号已经覆盖中国所有县城城区。”邬贺铨表示,“经过四年的建设,我国5G已经初具规模,正在稳步推进。”
适度超前的网络部署为流量的增长提供支撑。他表示,今年4月我国户均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16.72GB,比5G启动的2019年底翻了一倍。“这就为运营商带来了收入的增长。”他表示,“5G商用后的三年,电信运营商都实现了收入的增长,去年增幅更是达到了8%,说明5G正在健康有序地发展。”
“大带宽低时延是5G的重要能力。”邬贺铨直言,但从用户感知的层面来看,对能充分展示5G能力的应用而言,现有的5G网络能力仍然不够。他以VR/AR、车联网为例,一方面,VR/AR产品的成熟度、车联网的可靠性等因素影响了市场的开启;另一方面,这类应用对网络有高可靠、低时延、高确定性的要求,目前的5G还不能充分满足上述需求。他解释说,5G设计之初就瞄准了产业应用,但彼时对产业的估计和认识没有现在准确和深刻。
“产业应用想要真正破局需要提升5G的能力。”邬贺铨表示,“特别是面向VR、AI、工业制造、车联网等应用领域,需要进一步提升5G能力去支持大上行、大带宽、高可靠、低时延、广覆盖、大连接、低成本、高可靠的网络需求。”
5G-A应需而生。在邬贺铨看来,5G-A能改善5G商用过程中体验不佳的情况,打开更大的消费应用空间,更好地适应工业互联网的需求。他判断,大概在2025年,5G-A无论在上行峰值还是下行峰值都将比现有5G网络提升10倍,连接密度改善10倍,定位精度提升10倍,能效提升10倍。
“通过努力5G-A可以让5G网络更完善。”邬贺铨表示,“5G-A的一个优势是在5G网络体系架构不变的情况下,通过空口技术的改进,软件算法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采用,让整个5G网络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,更好地发挥5G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基础设施底座的作用。”
标签: